一辆辆标有TIR标识的重型卡车,正从中国各地的物流枢纽出发,驶向俄罗斯、中亚乃至欧洲,构建起一条条高效的国际贸易新通道。
10月1日,四辆满载货物的
TIR国际公路运输车辆在临沂港完成报关查验后,开启了前往俄罗斯的行程。至此,2025年临沂海关监管
TIR车辆数量突破100辆,较原定年底“破百”计划提前两个月达成目标。
与此同时,在西部(重庆)科学城,10月15日,4辆载满电子产品的TIR专用车辆从西永综保区出发,前往哈萨克斯坦,标志着重庆—
中亚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成功首发。
01 临沂TIR成绩亮眼:提前两月完成年度目标
今年以来,临沂作为我国重要的市场集群与商品集散中心之一,依托TIR运输“一车直抵、一证直达”的独特优势,已实现TIR车辆往返欧亚常态化运行。
临沂海关监管的出口TIR车辆已达100辆,货值7628.82万元。
为确保车辆“即到即查、即查即放”,临沂海关提前梳理国庆期间TIR车辆通关计划,优化查验流程,安排两名业务骨干24小时值守。
临沂海关商城口岸监管科副科长于磊表示:“我们主动与企业、货运代理沟通对接,实时解答通关疑问,及时解决查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,有效压缩车辆通关时长。”
02 重庆首发中亚TIR:构建国际道路运输体系
重庆—中亚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的成功开行,标志着重庆成功构建起辐射亚欧的国际道路运输体系。
该体系以 “东盟跨境公路班车+GMS+TIR”为核心,形成南下深耕东盟、西进辐射中亚、北上联通蒙俄的国际道路运输网络。
本次首发从西永综保区出发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,最终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,全程物流时间预计4.5天,比传统跨境公路运输模式时间压减30%左右。
为保障首笔TIR业务顺利通关,西永海关提供“7×24小时”预约通关服务,现场快速办理系统审批、证书签注和车体施封等工作。
03 TIR系统优势明显:一车直达降本增效
TIR系统建立在联合国《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(TIR公约)基础上,是唯一的全球性货物运输海关通关系统。
持有TIR证的车辆可在各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,全程“一次申报、一次担保、一车直达”。
在边境口岸出入境时只需核对TIR单证信息,检查车辆海关封志无误,不需查验、免缴担保金。
这种“一车一证、全程直达”模式实现了“门到门”高效服务,能大幅缩短跨境运输时间、降低企业物流成本。
山东临满欧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咸友涛深有感触地表示:“TIR运输作为高效便捷的国际公路货运模式,是临沂打通国际物流通道、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”
04 上合示范区增长迅猛:前三季度发货量翻倍
上合示范区TIR跨境公路运输正在提速发展。前三季度,上合示范区发运TIR跨境运输车辆342辆,同比增长97%,发送货运量5486吨,同比增长114%。
自2023年9月开展TIR国际运输以来,上合示范区已累计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超600车次。
运输品类由4类增加至40类,包括机械、电子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,累计服务千余家外贸企业。
“平均每天都有1-2趟TIR运输车辆从上合示范区发出,越来越多‘青岛制造’‘中国制造’通过TIR运输实现降本增效,提高国际竞争力。”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臧元奇介绍。
05 行业规范不断完善:政策助力健康发展
近日,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《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,旨在更好适应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新形势新要求。
《规定》修订草案包括总则、客运管理、货运管理、共同规定等九章五十五条。
修订草案以“便利化、标准化、数字化”为主线,重塑了从市场准入、车辆技术、口岸监管到信用治理的全链条规则体系。
短期内,企业将面临一次性合规投入与系统改造压力;中长期看,通关效率提升、市场半径扩大、融资成本降低将把国际道路货运推向“强监管+高便利”的2.0时代。
06 挑战与机遇并存:企业需警惕运营风险
尽管TIR运输前景广阔,但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。
同一条线路,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差价可能高达上千元,且存在各种隐性收费:调车费、等车费、停车费等。
TIR运输涉及报关、订车、目的地清关协同、运输时效控制等多个环节。很多廉价服务只管运,不包关、不管延迟、不理赔。
有行业专家透露,跨境运输不可控因素太多,比如因战争道路受阻,就要绕道而行。
此外,报关单证错误可能导致严重延误,“去年我们车队在霍尔果斯,因运单把‘激光设备’写成‘光学仪器’,整车货被扣了十八天。”一位物流总监分享道[citation:9。
---
从青岛传来的最新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上合示范区TIR发货量同比增长114%,运输品类由4类增加至40类。
重庆至中亚的TIR线路开行,标志着西部地区
国际道路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。
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,
TIR运输作为“第四物流通道”正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这条黄金通道,正在重塑亚欧大陆的经贸物流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