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基于当前行业动态和公开数据,对2025年下半年
中国TIR(《
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)车队发展趋势的预测与分析:
一、市场扩张与竞争加剧
1. **持证企业激增,内卷加速**
2025年中国TIR持证企业数量已增长30%至150家,预计下半年持证企业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。更多车队入场将加剧价格竞争,尤其依赖单一线路(如中俄)的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,行业可能进入洗牌期。
2. **成本压力持续上升**
- 俄罗斯海关加收80%设备费、延长15%通关查验时间,推高运输成本;
- 车辆维护、跨境保险等隐性成本随监管趋严同步增加。
车队需通过规模化或多元化线路分摊成本,否则中小运营商生存压力增大。
二、运营模式创新:从运输工具到生态整合
1. **“TIR+跨境电商”成新增长点**
大型物流企业(如轿铁物流)正探索
TIR与跨境电商结合,实现“门到门”直达服务。例如,轿铁物流采购200辆解放悍V轿运车,一次性运载480台红旗轿车赴莫斯科,展示高附加值商品运输潜力。下半年此类模式可能向电子产品、冷链等领域扩展。
2. **枢纽城市资源集中化**
青岛(上合示范区)、霍尔果斯等枢纽城市因政策与基建优势,进一步吸引TIR资源聚集。例如:
- 青岛1-5月
TIR运输发运量占全国28.6%(169车次),货值增长329%;
- 霍尔果斯依托口岸地位,成为中欧线路核心节点(如一汽解放合作项目)。
区域分化加剧,非枢纽城市车队需依附枢纽或开辟新线路。
三、政策与外部环境的影响
1. **国际关系波动风险**
俄乌冲突等地缘因素导致俄罗斯海关政策反复(如加征费用、查验强化),若下半年局势变化,可能进一步影响中俄、中亚线路的稳定性。车队需提前布局东南亚(如中越、中泰线路)分散风险。
2. **国内政策红利持续释放**
上合示范区等平台获政策支持,推动“通道+枢纽+网络”生态建设。预计下半年海关便利化措施(如TIR证快速核验)可能推广,提升通关效率。
四、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
1. **车辆专业化需求提升**
一汽解放与轿铁物流合作案例显示,中置轴轿运车等定制化车型因高效装载能力受青睐。下半年车队可能加速淘汰老旧车辆,采购高适配性车型以降低单位成本。
2. **数字化管理成竞争关键**
随着溯源管理要求提高,
TIR车队需投入GPS跟踪、电子封志等系统,实现货物全程可视化。技术领先的企业更易获得高货值订单(如精密仪器、汽车)。
五、趋势总结
领域
|
2025下半年预测
|
市场规模
|
发运量保持增长,但增速放缓(基数扩大+成本压力)
|
竞争格局
|
头部企业(如青岛枢纽、轿铁物流)份额提升,中小车队面临兼并或退出
|
线路拓展
|
中俄/中亚线路趋稳,东南亚(GMS协议区域)成为新增长极8
|
盈利模式
|
单纯运输利润下滑,“TIR+供应链服务”综合收益模式兴起
|
建议从业者:**布局多元化线路**(如东南亚)、**绑定枢纽资源**(青岛/霍尔果斯)、**升级高附加值运输能力**,以应对行业分化。政策与地缘风险仍是最大变量,需动态调整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