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台重型卡车悬挂TIR标识缓缓驶出大连大窑湾码头,8600公里外的莫斯科正等待着这些跨越亚欧大陆的“钢铁驼队”。
2025年7月10日上午,辽宁省大连市大窑湾码头,悬挂TIR标识的八台重型卡车整齐启程,它们将经满洲里口岸出境,直奔俄罗斯莫斯科。仅仅五天前,类似的场景在浙江义乌上演——一辆满载出口货物的
TIR车辆驶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,开辟了浙中地区首条直达中亚的国际公路运输线路。
与此同时,在温州,一辆载满眼镜、帽子等商品的
TIR货车正驶往欧洲,开创了浙南地区“**TIR+跨境电商9610**”新模式。中国地图上,从南到北,一条条崭新的国际公路运输动脉正在形成。
01 爆发式增长,TIR成跨境运输第四通道
TIR系统基于联合国《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,创造了全球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海关便利通关体系。这一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实现了“**一次申报、一证到底、一车直达**”的便捷通关。
持有TIR证且经批准的车辆可在各缔约国之间便捷通关,大幅提升运输效率。海关仅需核对TIR证书信息、检查运载单元的海关关封,无需开箱查验。
**时效与成本的双重优势**让TIR迅速崛起。大连至莫斯科全程8600公里,仅需6-7天,较传统海运缩短约20天,较铁路运输缩短约7天。湖北至中亚的运输周期从传统方式的15天以上压缩至8天内,整体时效提升40%,单次通关成本降低30%。
市场反应迅速而热烈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,中国TIR持证企业接近200家。这一数字在短短数月内从150家激增30%,显示出市场的爆发力。
02 创新运输模式,突破传统物流边界
2025年,中国TIR运输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点对点运输,而是探索出多种创新模式。在义乌,首票“**TIR+市场采购**”成功启运,依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,叠加TIR模式,为中小企业“多品种、小批量”的外贸需求提供解决方案。
温州的突破在于“**TIR+跨境电商9610**”的首航。7月9日,满载眼镜、帽子等跨境电商一般出口货物的TIR车辆从温州发往欧洲,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物流选择。
大连则依托港口优势发展“**TIR+海运**”接驳业务,形成“海上丝绸之路”与“陆路丝绸之路”的立体联动。这一创新被看作全国畅通中欧“第四物流通道”建设中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沿海样本”。
这些模式创新背后是海关系统的强力支持。深圳海关实施“7×24小时预约通关”“智能验放”等创新举措,实现TIR货物2小时内快速通关。温州海关则设置TIR专岗联络,全流程跟进指导企业业务开展。
03 车辆技术升级,高端重卡成TIR标配
TIR运输对车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长途跨境运输需要车辆具备**卓越的可靠性、安全性和经济性**。一汽解放J7创领版作为贴合TIR市场的代表车型,展现了国产重卡的技术实力。
该车型搭载GD300-3.0智慧动力域,协调机箱桥三大总成高效运作。通过模拟风洞技术优化的低风阻造型,使风阻降低70count,节油效果提升3%~5%。**百公里较其他车型节油2L以上**,行驶200万公里可节省燃油4万升,按当前油价计算可节省28万元。
安全配置上,J7创领版全系标配L2智能驾驶系统,包括车道偏离预警、自动车道保持、自动紧急制动等功能。同时配备全新六方位影像、BSD盲区监测、DMS疲劳驾驶监测等安全系统。
可靠性方面,解放特聘波音和通用的可靠性专家对86种零件质量进行专项攻关。30台试验车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超200万公里的道路专业试验,整车B10寿命达200万公里。
04 风口上的挑战,利润空间被挤压
尽管处于风口,但TIR运输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。**行业竞争正在加剧**,2025年中国TIR持证企业数量激增30%,持证企业接近200家。车队越来越多,市场开始呈现“内卷”态势。
成本压力持续增加。俄罗斯海关加收80%设备费,运输成本因此上升,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。同时,俄罗斯强化货物查验使通关时间延长15%,资质、车辆与溯源管理等隐性成本也在持续增加。
境外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难题。在2025年运联年会上,聊城鑫诚物流董事长王金鑫指出:“TIR业务需要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境外环境,企业要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资源,不要盲目投资,也不要忽视风险。”
未来行业将进一步分化,**依赖单一线路或粗放经营的从业者将举步维艰**,而拥有枢纽资源如青岛、沈阳等城市、布局“TIR+跨境电商”等新模式的企业方能持续获益。
05 未来之路,立体网络与全球布局
中国TIR车队运输的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:
**多式联运深化发展**。TIR正与海运、空运、铁路运输形成互补。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指出,TIR有助于深圳补齐“陆海空铁”国际立体物流网络中的公路货运一环,构建大湾区“陆海空铁”立体物流网络。
**线路网络持续扩张**。睿帆国际物流(大连)有限公司总经理尹贻东表示:“今天由大连通过公路运输直达莫斯科是开始,未来我们将以大连为支点,开通至圣彼得堡、华沙等欧洲枢纽城市的TIR专线。” 这种扩张将使中国货物通过公路运输更高效地抵达欧洲各国。
**车企与物流企业深度协同**。2025年4月25日,一汽解放与轿铁物流在霍尔果斯签署战略协议,组建国内首批TIR交运车队。随着发车仪式的启动,480台红旗轿车搭载解放悍V启程前往莫斯科。这种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,将成为TIR运输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---
**睿帆国际物流总经理尹贻东站在大连港码头,注视着车队远去**。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八辆卡车,投向更远的未来:“下一步是开通至圣彼得堡、华沙等欧洲枢纽城市的TIR专线,让中国货物通过公路运输至欧洲各国。”
圆桌会议上,物流企业家们意见不一:有人高呼“胆大一点就向外冲,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”,有人冷静提醒“不要盲目投资,不要忽视风险”。但所有人都在关注同一个方向——海关总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“保障跨境贸易便利畅通,支持
TIR国际公路直达运输业务发展”。
这支穿梭于欧亚大陆的“钢铁驼队”,正将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紧密相连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广阔画卷上勾勒出新的物流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