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海波涛之上,一艘满载俄罗斯煤炭的散货船正驶向土耳其,船主手中的运费账单比两个月前增加了四分之一,而利润簿上的红字仍在蔓延。
2025年7月,俄罗斯物流版图遭遇多重压力测试。安全新政引发国际船舶通行困难,叠加全球船舶需求结构变化,导致海运成本全线飙升。
西部港口至土耳其航线运费暴涨25%-26%,远东至中国航线突破每吨10.5美元。同时,石油、粮食和煤炭出口量集体下滑,其中海运粮食出口同比暴跌40.6%,石油产品出口环比下降6.6%。
01 运费全面飙升,安全新政引发连锁反应
2025年6月至7月,俄罗斯西部和南部港口的煤炭出口运费平均涨幅达20%,创下年初以来最高水平。
从黑海塔曼港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运费达到每吨15美元,较5月底增加25%。西北部波罗的海乌斯季卢加港至同一目的地的运费更是高达每吨22美元,增幅26%。
远东方向同样未能幸免。东方港至中国的海运费上涨31%,达到每吨10.5美元;至韩国的运费上涨21%,达到每吨8.5美元。
市场参与者预测,这种高运价状况至少会持续到8月底。
Argus机构分析指出,这一轮运费上涨主要源于普京总统签署的新安全法令——自7月21日起,所有进入俄罗斯的外国船舶必须获得联邦安全局(FSB)和港口双重许可。
航运界人士透露,新规显著降低了船舶可用性,租船人和船东的行政负担陡增,物流效率大打折扣。
02 政策叠加全球市场,危机中的双重压力
俄罗斯物流困境不仅来自内部政策调整,全球航运市场的结构性变化同样推波助澜。
国际市场上,巴拿马级散货船需求激增。巴西大豆创纪录丰收和玉米出口启动,导致7月上旬跨大西洋航线运费暴涨30%,间接抽走了俄罗斯航线可用运力。
海运瓶颈迅速传导至铁路系统。2025年1-7月,俄罗斯铁路货运总量同比下降6.2%,其中国内运输量下滑8.9%,国际运输量减少2.1%。
铁路运力不足使煤炭东移计划受阻。库兹巴斯煤矿企业被迫削减西北部出口供应,但转向东部又面临铁路瓶颈。
港口数据显示,1-7月全俄海港货运周转量同比下降4.6%至4.988亿吨。干散货吞吐量下降6.4%,沿海运输货物量跌幅达13.9%。
03 货类分化,出口版图的结构性调整
不同货类的出口表现呈现显著分化。
石油产品出口量环比下降6.6%,7月海运出口量仅为867万吨。波罗的海港口石油产品出口环比下降5.4%,黑海和亚速海港口下降10.5%,北极港口暴跌41.8%。
唯独远东港口因炼油厂完成季节性维护,出口装载量环比增长15.3%。
粮食出口遭遇重创。7月海运粮食出口量同比下降40.6%至270万吨。占主体的黑海终端出口暴跌45.5%。
唯一亮点是里海方向(主要面向伊朗)同比增长114.5%,以及波罗的海方向增长2.9%。
04 企业自救,转向短途航线与区域市场
面对物流困局,俄罗斯出口企业正积极调整策略。
煤炭公司纷纷转向短途且利润丰厚的航线。根据克普勒(Kpler)数据,1-6月从摩尔曼斯克和乌斯季卢加向土耳其的煤炭发货量同比增长4%,达到840万吨。
这种转向也体现在区域市场开发上。波罗的海港口粮食出口瞄准西非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,在整体低迷中实现2.9%的增长。
铁路过境运输量逆势增长6.5%,达到2670万吨。表明部分货主正在尝试避开拥堵港口,寻找替代路径。
05 行业警报,亏损阴影笼罩物流链
物流成本上升正加剧俄罗斯能源行业的整体困境。
咨询公司Neft Research警告,货运成本上升可能导致南部和西北部港口煤炭出口总量减少5-10%。今年1-5月,俄罗斯煤炭企业亏损总额已达1362亿卢布,而去年同期尚有91亿卢布利润。
俄罗斯能源部煤炭工业司副司长德米特里·洛帕金6月曾发出预警:若外部市场无改善,到年底煤炭行业亏损可能扩大至3000-3500亿卢布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库兹巴斯煤矿企业从西北部港口出口煤炭实际处于亏损运营状态。全球煤炭价格低迷使大多数出口供应无利可图,物流成本飙升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。
俄罗斯物流分析师亚历山大·科托夫的预测已成现实:货运成本上升导致南部和西北部港口煤炭出口总量减少5-10%。
北极港口石油产品出口暴跌41.8%,远东港口却因炼油厂维护结束逆势增长15.3%。区域分化成为俄罗斯物流新版图最显著的特征。
能源部预警仍在回荡——若外部市场无改善,到年底煤炭行业亏损可能扩大至3500亿卢布。全球船舶的汽笛声穿越迷雾,俄罗斯的物流重构远未抵达终点。